新闻动态
关家垴血战抗日战争中,具体便是彭老总发起的百团大战中,一次非常著名的战役。它著名的根源其实也不是因为什么大捷、大败之类的战果问题,而是因为它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直至今日也依然如此。
说白了,就是关家垴战役该不该打的问题。
现在很多历史爱好者就这样一个问题,不断地挑起争执和讨论,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这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之中,总会有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固定答案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嘛,你的结论和意见一定是建立在你的立场和视角之上,才会有意义呀!
关家垴之战该不该打,有什么好争的呢?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战略上该打战术上不该打嘛。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有什么好争论的呢?根据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知立场去支持或者反对,这才有意义呀!争论,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恰恰是为了明确自己!
咱抛砖引玉一下,先给出个人的立场,咱是支持彭老总的。不一定对,但写文章总得有立论嘛。
展开剩余92%1940年,也就是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三年,由于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再加上人民群众人心所向,小日子的进攻锋芒被按下去了,中日双方进入了暂时性的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鬼子为了迅速打破僵局,就对我八路军全面实施了“囚笼政策”,其实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围剿加扫荡政策,具体思路就把八路军分开围困在某一个狭小区域内,然后逐步合围、逐步蚕食。
八路军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做出了什么的应对呢?那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对日军交通线和据点展开大规模破袭。你们日本鬼子要围剿我们,我们就搞破坏、打反击来实施反围剿嘛。
在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八路军取得了辉煌战果,破坏了大量铁路、公路,拔除众多日伪据点,毙伤日伪军 2.5 万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 。为什么呢?敌在明我在暗,八路军是占有极大优势的。
小鬼子有一点不好,输了就急眼。恼羞mt.oy882.iNFoABC|nu.oy882.iNFoABC|ov.oy882.iNFoABC|pw.oy882.iNFoABC|qx.oy882.iNFoABC|ry.oy882.iNFoABC|sz.oy882.iNFoABC|ta.oy882.iNFoABC|ub.oy882.iNFoABC|vc.oy882.iNFoABC成怒的他们调集重兵,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 “扫荡”,实行灭绝人性的 “三光政策”,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妄图将抗日根据地变成一片焦土。
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说实话让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非常难受。因为这是在中国作战呀,小日子毁灭一切不心疼呀!而八路军要考虑的因素就多得多了,总不能让无辜百姓跟着自己受苦受难嘛!
小日子用狂轰滥炸开路之后,也逐渐嚣张起来了。通常是一个大队(相当于我军的营级编制)就敢大摇大摆地横冲直撞。
10 月,日军冈崎大队 600 余人,在扫荡过程中误打误撞闯入了八路军总部设在黄崖洞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是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建立的最大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被朱老总誉为八路军的 “掌上明珠”。也就是朱老总和整个八路军的心头肉。
冈崎大队的突然来袭,迫使兵工厂职工迅速转移,由守卫南口的特务团与日军交火拖延时间。但由于特务团 1 营 3 连连长邱贤贵擅自撤离阵地,导致日军占领了兵工厂,将设施全部破坏,并缴获了部分武器和物资。
得知日军进犯黄崖洞兵工厂后,彭老总立即命令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赶往支援。冈崎大队见八路军大队人马来援,便迅速撤离,一路逃窜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企图夺道武乡,退回沁县。而此时,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小日子坏是坏透了,但咱们还是要客观地承认,人家其实打仗不菜,现在有些影视剧动不动就上什么“手撕鬼子”剧情,讲句实在话,那就是过分无脑自嗨了。
关家垴是一个群岭环抱的山岗,地势险要,北面是断崖陡壁,东西两侧坡度较陡,只有南坡相对平缓,便于进出 。这样的地形,无疑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绝佳防御阵地。所以,冈崎一到达关家垴,便立即下令部队构筑工事。相当专业,跑肯定是跑不赢了,先找个地方龟缩起来,等待援军。
因为咱去山西比较多,对上党高原的一些地理环境也比较理解,再加上对中国历史也要熟悉一点,所以脑海中立马就能浮现出相应的画面感——这不就是一个翻版的、没有后勤准备的、让高欢抱憾终生的玉璧城吗?
日军依托关家垴台地,挖掘了八卦形的核心阵地,用交通壕连接到台地边沿,再构筑一圈阵地。他们还在阵地上设置了大量机枪、火炮掩体,每个掩体都挖了两三个,以备战时之需。此外,日军还在周围挖掘了 300 多个散兵坑,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同时,还占领了关家垴南面的柳树垴,那里地势比关家垴略高,与关家垴之间可以形成交叉火力,能进一步增强了防御能力。
再次不讨喜地啰嗦一句哈,千万别再去乱说什么小日子不会打仗。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毛主席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同时,也严谨地背书了,打纸老虎的时候要把他们当成真老虎去打!
彭老总得知冈崎大队被围困在关家垴后,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消灭这股日军。10 月 29 日下午,他与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人赶到蟠龙镇石门村,亲自坐镇指挥这场战斗。当晚 9 点,彭老总召开战前动员会,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以陈赓指挥 386 旅、决死第一纵队及总部特务团为左翼,从南面和东南方向进攻;刘伯承和邓小平指挥 385 旅、新 10 旅为右翼,负责堵死关家垴西北和西面;彭德怀直接指挥总部炮兵团一部,提供火力支援。要求各部不惜一切牺牲,务必全歼冈崎支队。
可是,冈崎这小子鬼精鬼精的,八路军原本是定于30 日凌晨 4 时开始总攻的,这小子居然提前发现了不对劲,加强了戒备。
等到八路军发起攻击的时候,虽然打掉了日军前沿一个机枪阵地,并顺势冲上山腰窑洞,但日军早已将十几个窑洞打通,构建了立体化火力交叉,每个窑洞口都有机枪把守,特务团在逐个窑洞的争夺中伤亡越来越多,进攻被迫暂停 。
天亮后,八路军再次发起全面进攻。
决死一纵25 团、38 团率先向柳树垴发起攻击,试图夺回这个关键制高点。但死伤惨重依然拿不下。
386 旅 772 团、16 团、18 团从东南方向对关家垴发起强攻。但772 团团长郭国言求战心切,提前冲上去了,不光遭到日军的侧面火力打击,还被自家炮兵误炸,死伤惨重。16 团也在战斗中损失巨大,团长谢家庆都中弹牺牲了。
新 10 旅 28 团从西面进攻,团长王耀南是有名的 “爆破大王”,但在日军强大的火力网和 4 架飞机的轰炸扫射下,以新兵为主的 28 团难以推进,只坚持了一个白天就失去战斗力,被迫撤下阵地,由 772 团接替。
385 旅 769 团在西北方向进攻,也遭遇了日军的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
这个时候,咱们有些同志又要打嘴炮了,一万多八路军打几百个小鬼子,结果打成这个样子,这战斗力也不咋滴呀!要这么说话的人,个人感觉要让他们赶紧穿越到三国时代去,看看诸葛亮丞相几万大军攻打只有不足两千守军的陈仓堡,打了一个多月都没打下来是怎么回事?要不就让他们跟随高欢去见识一下玉璧城的威力。
所以,朋友们,大家对先烈们要有点最起码的敬畏,啥事自己了解才发表意见,不了解就尽量不要乱说。
进攻受阻、伤亡猛增,陈赓就跟彭老总建议:此处的地形对我十分不利,是否可以把冈崎大队放下山来,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
陈赓大将这个时候提这样的建议有毛病没有?当然没有呀!咱们不怕牺牲,但也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呀!八路军的游击战精神就是扬长避短去打击敌人,怎么会有问题呢?再说,陈大将是386旅的旅长,看着自己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去,他不心疼吗?
但彭老总态度坚决:“不行,一旦放走日军,就很难再打着他了,必须在此将其消灭!”
彭老总这种豁出去的态度有问题没有?也没有嘛!战略上确实不能放这几百小鬼子跑呀!要是一万多八路军就这么把几百小鬼子给放了,以后小鬼子不得更加嚣张,八路军不就彻底抬不起头了?没毛病,有些仗,开弓没有回头箭,开火就必定是一个鱼死网破的结局。
正在此时,刘伯承也向彭老总打来电话,要求将日军放出来,在运动战中消灭日军,但彭老总不为所动,直接下了死命令:“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刘帅的出发点跟陈赓大将是一样的,所以就过多解释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彭老总下了死命令。那战事还是得不畏牺牲地继续。
刘伯承深入前线观察敌情,发现了日军阵地的一个弱点。他一面让部队佯装攻击,吸引日军注意,一面组织人员从连接关家垴陡崖崖顶与壕坎之间的斜坡下挖暗道。31 日,八路军重新组织兵力对日军发动攻击,769 团在团长郑国仲的带领下,通过暗道成功冲上主阵地,与日军展开激烈的近身肉搏。
可就在八路军胜利在望之际,多路日军援兵已逼近关家垴,为了避免被日军合围,八路军总部不得已,只能下令全军撤退。
最终,日军关家垴残部 60 余人与柳树垴残部 140 余人在援军接应下逃脱。此役,八路军歼敌数百人(之所以说是数百人,因为具体数字有争议),但自身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 600 余人(另有说法伤亡人数在 3000 人左右,其实这个说法更可信一些 )。
关家垴之战为什么在后世会引起巨大的争议呢?因为从最终战果来看,多少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彭老总甚至因此被扣上了蛮干瞎指挥、不顾惜战士生命的帽子,受到批判,进而关家垴战斗乃至整个百团大战都遭到了否定。
再加上彭老总后来在自述中写道:“在敌军‘扫荡’时,日军一般是一个加强营附以伪军为一路,我总想寻机歼敌一路,使敌下次‘扫荡’不敢以营(按敌大队相当于营)为一路,以使其‘扫荡’的时间间隔扩大,有利于我军民机动,我这一想法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因部队太疲劳,战斗力减弱了,使129师伤亡多了一些。”
这就使得很多人找到批评彭老总和关家垴血战的证据支撑了。
但是,咱在前面已经表明立场了,咱不管这次战斗重来多少次,都会坚定地支持彭老总的决定的。
第一个理由,历史上有很多仗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比如诸葛亮的北伐。丞相不是知道蜀汉打不过曹魏,但是蜀汉既然是继承了汉统,就必须要不断去征伐曹魏,不然“汉统”这面政治旗帜就形同虚设了。同理,小日子不主动闯进八路军的根据地来,好说。但仅仅几百人就敢深入我军腹地,还捣毁了我军的兵工厂,我军一万多人围住他们,还要乖乖放他们走……说实话,这对八路军抗日的政治影响力,是一次难以修复的伤害。
大家应该有人了解南北朝的历史,尔朱荣军事集团为什么那么豪横?因为他派一两千人就可以平定西北、派700人就可以平定幽州,他们能不豪横吗?小日子这几百人要是真的在八路军根据地这么一闹腾却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以后不得也变成尔朱荣军事集团那样的了。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妥协是赢不到真正的尊重和认可的,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声望、信心,这些都是打出来的。
第二个理由,毛主席后面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其中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八路军当时的硬战水平其实还是有待提高的,如果纯粹因为害怕牺牲而不敢去打攻坚战,那么整个八路军的军魂和气质会提升缓慢的。
我们有些朋友看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骂骂咧咧地说“老子打的就是精锐”,觉得热血澎湃、豪情万丈,为什么在思考彭老总关家垴血战的时候就要谈理性、谈战损、谈伤亡等等了呢?
不是说打仗就不需要理性,只要敢拼命就行了。而是希望大家要明白,所谓的理性和血性都是要用血的教训和代价浇灌出来的。就跟我们现在的孩子一样,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苦、吃过亏,然后你们要求他们要保持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精神,看看有用没?
人教人,怎么教都不一定教得会。但事教人,往往是一教就会。
第三个理由,吃亏要吃在明面上、要尽量吃在前面。类似于这样的攻坚战,其实八路军和小日子后面是避免不了的。关家垴之战虽然不太好打,但后面的硬仗就一定会好打吗?
有时候,我觉得咱们算账的方式方法要稍微放长远一点。是骡子是马,要阶段性地拉出去遛一遛,跟咱们做实验一样嘛,总不能什么实验都得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可以做,这不太现实。
其实只要成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咱们是可以去挑战一下新的高度和难度的。当然,这绝对不是说什么吃亏是福哈,有些自己承受不了的亏,咱们是坚决不能去当那个冤大头的。
聊完我对彭老总的支持意见,必须要解释一下我对刘帅和陈赓大将的意见,免得有些同志搞非黑即白的对立。其实刘帅和陈赓大将在战术上是更理智和清醒的,八路军一直坚持走游击战的路线,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身实力不够强大,所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确实是当时的最优选择。
所以,咱们前面也说了,这件事再过若干年,依然会有巨大争议。因为这种争议本质上是一个战略与战术的平衡问题。站位不同、角度不同,意见必然会不同,跟“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种千古辩论题,是一个意思。
从最后的战争影响来看,关家垴战役还是对日寇的嚣张气焰给予了重大的打击和震慑,迫使日寇于 1940 年 11 月 2 日提前结束了 “毁灭战”。而八路军经历这次血与火的淬炼,无论是从战斗意志上,还是从战术提升上,还包括部队协同能力上,都得到了飞速提升。
有时候,不是成功才有意义。其实很多失败的经历也非常有意义。
发布于:福建省下一篇:没有了